6月22日,2016(丙申)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伏羲庙前隆重举行,中华文化长城创始人、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艺术家协会党委书记、中艺工委名誉主席范晓伟受邀出席2016(丙申)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。并亲切会见台湾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詹春柏及夫人巫秀娥、新党主席郁慕明和台湾东部三县村里长代表人士义皇故里行参访团、台湾公教联合会祭祀人文始祖伏羲参访团,海峡两岸人民共祭中华人文始祖——伏羲;向伏羲圣像行献礼,表达深远的追思与崇敬。
中华文化长城创始人、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艺术家协会党委书记、中艺工委名誉主席范晓伟在会见时表示,他是首次来甘肃祭拜伏羲,希望全球华人都能够饮水思源,不能忘记祖先的根源;希望能够与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文明,让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更多的认识,共祭伏羲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、增进人民情谊,增加民族认同感,以及反对“台独”都有很好的作用,也让更多海外人士知道老祖宗的文化根基就在这里,成为海峡两岸建设“中华文化长城”的重要源头。
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詹春柏是第一次参加天水的祭祀大典,称“亲身来看、来体会,感觉特别深刻”。詹春柏说,饮水思源,此行来寻找自己的来源,这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看法、观感,会有更深刻的印象。两岸民众同是炎黄子孙,我们有同样的语言,同样的生活习惯,同样的历史记忆,所以多多来往对两岸合作及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范晓伟会见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
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,他也是首次到访甘肃天水参加两岸共祭伏羲活动,觉得非常有意义。因为人文始祖伏羲对于中华文化的启示有着重大的作用,他把整个宇宙运行非常合理地转化成为人的生活都必须用到的部分。台湾很多文化都是从大陆传来,民间文化交流可以让大家互相深入了解,促进和谐,希望两岸民间交流继续加强。
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,位居“三皇之首”、“百王之先”。伏羲一画开天,肇启文明,他发明创造了八卦、历法以及中华民族的象征——“龙”图腾,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先河,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,是中华文明的源头,是中华文明的根基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,公祭伏羲自古有之。
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,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。1988年以来,这里已经成功举办了26届公祭伏羲大典,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目前大典正进行到击鼓鸣钟一项。击鼓34咚,象征全国34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及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中华儿女共祭伏羲。鸣钟9响,代表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的无限敬仰,我在现场看到,这里气氛庄严肃穆,除了当地市民,还有新加坡、美国、瑞典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同胞不远万里,奔赴西北来虔诚拜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。
中华文化长城创始人、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艺术家协会党委书记、中艺工委名誉主席范晓伟受邀出席2016(丙申)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
公祭伏羲典礼于2005年升格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,至今已举办了26届,今年以“同祖同脉,中华共祭”为主题,突出弘扬了“祖脉文化”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题更加突出,祭祀规程更加严谨,在坚持传统礼制、保持原有仪程的基础上,对祭文、乐舞等进行了改进,伏羲文化元素被更多的融入,大典现场的庄重感和仪式感被进一步增强。同时,天水伏羲庙的标识也在此次公祭中亮相,标识整体以虚实结合的圆形为基调,运用艺术设计的语言,将伏羲始画八卦、创立龙图腾、乾坤定位、辨析阴阳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有机的融为一体,直观而不失美感。
另外,此次参加公祭的代表范围也更加广泛。今年是第三次两岸同日同时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。在天水公祭现场,场内外的各界群众代表约有10万人,同日同时,台湾台北市也在举办着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,台湾政要和各界代表近3000人正在台北中影八德大楼参加活动。
主办方表示,通过两岸共祭,既凝聚全球华人同根同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,为共筑中华民族振兴这个梦想而形成更多的合力。又通过祭祀活动增强大家对人文始祖、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,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伏羲,认识伏羲文化。
(责任编辑:yindacheng52)
本网站专门针对团体、散客拼团等提供敦煌旅游包车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