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凤凰博报》组织“10大名博敦煌行”,我有幸陪伴。初次到了这个昔日的要塞,丝绸之路的重镇敦煌市,百感交集。让人震撼的沙漠、绿洲、莫高窟、鸣沙山、月牙泉、敦煌电影城,是每年多达500万游客向往的地方。然而,更让我格外惊讶的是敦煌光、风能发电基地。到目前为止,已经有200万千瓦的光伏装机容量,以及200万千瓦的风能装机容量。到2020年,敦煌将建成1500万千瓦以上的光、风能发电基地,占地总面积达到1300平方公里。其发电能力,将可以与“三峡工程”媲美。
飞天敦煌
我的历史知识恐怕是前来考察的10位朋友中最差的,尽管这样,我力图去了解敦煌的今昔。这个地方从汉朝开始,已经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。张骞出赛就从这里开始,“过了阳关无故人”,大概的意思是,一旦出了阳关,就奔向了浩瀚无边的西域,那里将举目无亲。
在莫高窟数百个洞窟里面,记录了长达1500年的文明历史。几乎所有的壁画,都画有“飞天”。那是一种是人非人的“神”,那种轻飘飘飞翔的姿态,突出表现人们飞天的梦想。因为这里的交通艰难,不仅人口稀少,而且,离中心城市的距离无比的遥远。
那种靠着骆驼才能长途跋涉、越过无边沙漠的生活,可以想象人们的生命力是有多么的顽强,才能世世代代的延续下来。
我那天从海口坐飞机,第一个站是西安,中途还要经停重庆。到了西安以后,再坐飞机到了敦煌,旅程花了15个小时。
按照我们现在的交通条件,15个小时似乎太远、太不方便。可是,如果想到那是长城最末端的边塞城市,我们必须感到现今中国的交通发展水平,是如何的了不起。
敦煌经济
敦煌于1987年撒县建市,是一个不到20万人口的小型县级市。可是敦煌利用其文化、历史优势,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行业,同时,加快农业、制造、发电、采矿等行业的发展速度。
敦煌面积3.12万平方公里,只比海南岛小四分之一。当地人口15万人,加上青海油田的职工和家属5万人,总人口不到20万。
2013年的GDP总量超过100亿人民币,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,明显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。考虑到甘肃是全国最穷的省份之一,敦煌的经济状况,给这个穷省增添了不小的光芒与希望。
多年来,敦煌市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%,投资增速超过25%。地方GDP的结构以服务旅游行业为龙头,并带动了工业与农业的长足发展。农业占GDP的比重约17%,工业27%,服务旅游业占56%。做为一个县级单位,这样的产业结构在全国范围内是非常先进的。
23日中午,敦煌市委、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请大家吃饭。我与市委书记进行了密切交谈。从交谈中,看出来地方领导不仅对经济的发展了如指掌,也非常迫切给外界带来良好的形象。
当地领导一再强调下面几个方面。第一,就是敦煌的文化和历史,以及敦煌的几大名胜古迹; 第二就是敦煌地方经济的发展,如何在水资源非常短缺的情况下,控制用水大户,尤其是农业和高水耗的工业,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和风能;第三,就是敦煌以投资拉动的强劲发展。
古迹,是普通旅客所关心的。我们看到莫高窟,近千个洞窟,只有少数可以参观,主要是为了维修和保护。我们到了鸣沙山,骑着骆驼,上山后下山,一共走了两点五公里。烈日当空,大片大片的沙山,随着骆驼群的一起一落,在阳光的照耀下,散发出波浪般的光芒。从来没有骑过骆驼,刚开始还有点害怕。不过,5只骆驼为一组,前面一位当地16岁的小男孩牵着第一只骆驼,其它骆驼用绳子连成一串,只要把屁股坐稳了,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。
坐不到一会儿,我就适应骆驼的步伐,开始享受骆驼背上的无穷乐趣。在这之前,只是在电视里才能看到这样的情景。
骑完了骆驼,我们顺着鸣沙山往下走就是月牙泉。你这样想象,四周都是干巴巴的沙山,在群山环绕的最底层,居然能够有一个半月形,长150米,宽30米的泉眼,显得这边的水是多么的珍贵,导致这个月牙泉,成了沙山里面最值得一看的亮点。
敦煌的旅游业,就是这些让人向往的文化古迹,艺术宝藏,以及与沙漠相关的奇观异境。当然,敦煌还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,在人类发明航海技术之前,丝绸之路为中国的对外贸易,打开了一个通往欧洲大陆的唯一通道。在阳关,你会深深的感受到敦煌的重要性,以及那个年代,人们为了贸易,冒着生命危险而长途跋涉。唐僧取经回国的时候,就经过了阳关。
敦煌人可敬之处,在于他们并没有只是利用祖先留下来的遗产,而是积极上进的开发、利用更多的当地资源,尤其是农业、矿产、沙漠和阳光,等等。
李广杏,是以著名的唐代名将李广的名字命名的地方杏,味甘可口,是上上等的沙漠水果。锁阳,对男人非常有好处。锁就是锁住、生产的意识,阳就是男人的阳气,这是中医里面的特有名称。敦煌葡萄、哈密瓜、西瓜、罗布麻,等等,都是很有商业和医疗价值的名贵产品和中药。
当地人把这些产品卖给游客,就可以产生出其它地方没法达到的价值,为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,起到关键的作用。
不过,为了节约水,敦煌市委书记跟我说,他们准备减少5万亩的种植面积。这是为工业和服务业等高增加值的产业创造条件。市委书记说,农业用水的价格是8吨1块钱,而非农业用水是每吨2块钱。减少5万亩种植面积,每年节省水量1.2亿吨,可以为本地的非农业发展,提供巨大的空间。
由于水库的建设,党河(敦煌的地方河流)现在可以满足20多万人的用水需要,而以前,这个城市只有2万人。2013年的游客人数达到500万人次,三年前只有300万人次。
(责任编辑:yindacheng52)
本网站专门针对团体、散客拼团等提供敦煌旅游包车服务。